手机卖不动了? 或许不全是坏事

  • 2025-07-11 03:21:21
  • 267

飞象原创(魏德龄/文)不知不觉间,身边的旧款手机变得越来越多,那个逢首发日便能在大街上看到新款机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甚至有的人在选购手机时还会在旧款和新款间纠结一二,更加实惠的价格开始比新款有限的功能增益更具吸引力。

近年来,从全球的各项报告统计中也不难发现,换机周期正在持续延长。gsma全球消费者循环经济调研及其他市场研究显示,消费者的设备使用周期正在显著延长,全球平均换机周期已放缓至约3.5年,在中国则延长到约3.7年。

然而,换机周期延长的背后,却并不一定全是手机性能趋于过剩或创新不足的锅。相反,对于消费者来说,围绕手机内外的全新市场生态发展,也推动消费者能够把一台电子设备,用得长长久久。

维修与翻新市场的兴起

当很多人已经忘记原来手机在购买时可以选择“双电双充”套餐的时候,内置电池的设计其实成为是否更换手机的一项重要考量。不过,尤其是在中国,无论是更换电池,还是易碎的外屏或内屏,都是一件便捷且价格相对合理的事情。

根据gsma《移动净零排放》报告,共有7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曾维修过旧手机,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0%,这体现了当地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维修服务与备件供应体系。另外,对于90%的受访者来说,耐用性被列为下次购机的重要因素,而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更重视产品的可持续性。

此外,还有37%的受访者会在下次购机时考虑购买翻新手机。近年来,中国翻新手机的销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24年增幅达6%。目前,在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二手和翻新手机占比已达20%。香港是全球翻新手机市场的重要中转枢纽。

只要关注国内手机维修市场还能发现,很多商家提供的服务已经超越了修理本身的内容,不少配件带来改装与功能升级的作用。例如,扩充机身的存储空间与电池空间,甚至扩充手机的ram。这些服务不仅解决了用户的维修问题,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性能升级,尤其是在解除了用户的存储焦虑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新产品的意愿。

尤其是对于存储空间溢价不菲的苹果产品,存储空间的扩充已经成为很多维修商家的必备服务技能,一台起始存储容量的手机,用户花上几百元就能获得顶配的存储空间。这一情况,在笔记本、平板类的产品中,甚至更加能够激发起用户“简单升级,再战三年”的意愿。

手机厂商提升产品生命力

换机周期的延长一方面显示出手机市场的下行,另一方面其实也反映出消费者的新需求。即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手机的耐用性,以及相关的如电池寿命、软件更新维护年限、二手市场保值率等因素。

例如在gsma的《globalconsumersurveyaugust2024》对于12个国家的调查中,电池寿命、耐用性、数据安全、操作系统质量和价格构成了推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前五大智能手机功能。

手机厂商实际上也早已关注到了消费者在选购需求上的变化。例如,苹果在近期继续向外界开放展示其对产品的耐久性测试,以便让消费者了解该公司如何继续平衡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设计、耐用性和可修复性。消息显示,苹果专门开发了一款机器人,可以将设备以不同角度面向不同材质的表面进行跌落测试。同时,苹果还会对产品进行振动测试。

与此同时,多年的软件更新支持也成了不少手机厂商在发布新产品时的必要承诺项。google在发pixel8承诺其软件支持年限将长达7年,而苹果手机一般为5年。后续,google还为pixel7系列延长了两年的软件更新支持,提升至5年期系统版本更新和安全更新。三星在发布galaxys25系列时也表示手机享有长达7年的软件更新支持,包括系统版本更新和安全更新,即最长可获得更新至2032年。

另在芯片层面,高通在发布骁龙8至尊版时,高级副总裁兼手机业务总经理christopherpatrick也表示该移动平台将支持8年安卓版本更新。后续又在今年宣布与google达成合作,将为安卓设备提供更长时间的软件和安全更新支持。从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的旗舰手机开始,厂商可以为其设备提供最长8年的安卓更新和安全补丁,该计划还将扩展至涵盖高通的未来五代芯片。

显然,移动终端的产业链也已经关注到了换机周期延长背后的新需求走向。手机正在变得越来越像pc,成为一台使用寿命更长的设备,当换新的大门渐渐虚掩,其他大门也在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