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开测语音评论功能, 或是要再战语音社交

  • 2025-07-28 08:14:54
  • 927

近日有消息显示,小红书已支持语音评论功能。据称,用户在发出语音评论后,相关内容会显示为可播放的音频条,其他用户点击即可收听。对此小红书客服方面回应称,该功能当前正处于内测阶段,仅部分用户能够看到,且暂时不支持用户主动开通。

众所周知,流量红利不再已经是如今互联网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因此各平台的目标也纷纷从用户规模增长,转变为加强用户的粘性。

而更多的互动方式不仅有望带来着更多的用户时长,也有望催生更多交互场景和商业化的可能。为了提高用户交互的积极性,近年来各平台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即便体量大如微信也不得不有所应对。据了解,不久前微信朋友圈就已开始测试图片评论功能,公众号开测感谢用户点赞功能,视频号的评论区则在去年就已支持用户发送表情包。

与文字、图片相比,语音在信息密度上或许有所不如,但作为最自然的沟通方式,其也具备前者难以比拟的情感、情绪传递能力,或许能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激发用户的互动需求。其实在小红书之前,大众点评也曾尝试推出语音评价功能。彼时大众点评方面曾表示,新增语音评价是为了进一步凸显用户评价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增加评价的可信度。

而且在参与门槛,以及诸如方言文化等特定领域,语音交互也有自己的优势。要知道在评论区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想法这件事,对于许多网民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工具来降低用户表达的门槛,而语音无疑就是最为合适的选项之一。

此外从微信测试语音自动转文字并发送功能等趋势也能看出,用户“越来越懒”显然不是说说而已。

在提高用户互动积极性的同时, 小红书此举或许还有更多的意图。

熟悉小红书的朋友或许还记得,从主打语音交友的“语音现场”到主打密友社交的“咻咻”,虽然已经多次折戟,但其对于社交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毕竟社交不仅可以帮助小红书进一步加强用户留存,还能充当“连接器”,将内容社区、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业务连接起来,从而扩大商业化的空间和想象力。

另一方面,小红书不久前进行品牌升级,从“生活指南”转型为“生活兴趣社区”。此前在《从生活指南到生活兴趣社区,小红书打的什么算盘》一文中我们三易生活就曾指出,相比“强分享、弱联系”的“生活指南”,兴趣爱好则具有“强交流导向”、“高频参与”等特性,为小红书未来进一步探索社交业务埋下了伏笔。

从互动到社交,可谓是顺理成章。换而言之,此次测试语音评论功能或许意味着小红书有意再次在社交赛道发力,而且方向依旧是语音社交。

当然,小红书这一尝试同样也面临诸多考验。首当其冲的便是更高的监管审核难度与成本,毕竟声音承载了文字无法言说温度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算法难以解析的混沌。例如“你真行”这句话,在不同语调下可能是赞美,但也可能是讽刺。

而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文字和图片,语音显然具有更强的隐私性,所以也面临着相关安全问题,例如生活中的背景音可能会暴露住址等。当用户的语音遍布评论区这样的开放场景,就有可能会导致声纹被盗用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海外的Clubhouse、Airchat到国内的TT语音、音遇,如果单纯从产品形态来说,语音社交应用确实十分稀缺,在互联网上用自然语言与他人对话其实从始至终都是热门项目。然而语音社交赛道却早已遍布“先烈”,至今没有一款称得上成功的产品出现。

其实语音社交的困境,也是整个陌生人社交细分赛道的缩影。毕竟对于用户来说时间终归是有限的,或许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仍在,但如今在短视频等娱乐方式的全方位“喂养”下,暂时不社交好像也没什么。

试问在陌生人社交这一概念已经走下坡路的情况下,身为更细分赛道之一的语音社交,又要如何挣脱大势的裹挟呢?其实在小红书之前,抖音也曾尝试过语音评价功能。虽然技术上有挑战,但如果这真的是一门好生意,抖音又怎么会选择放弃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